
日本发力固态电池研发抢占制高点
日本急于在锂电领域扳回一局。日媒报道称,从今年5月起,日本经济产业省将出资16亿日元,联合国内丰田、本田、日产、松下、GS汤浅、东丽、旭化成、三井化学、三菱化学等大型汽车厂商、电池和材料厂商,共同研发固态电池。
日本经济产业省隶属日本中央省厅,主要负责提高民间经济活力,使对外经济关系顺利发展,确保经济与产业发展,使矿物资源及能源的供应稳定且保持效率。
将固态电池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集结国内顶级产业链力量,日本抢占固态电池领域制高点的决心可见一斑。而夺回被中韩企业抢占的动力电池市场份额,则被日本国内媒解读为此次政府加大全固态电池研发力度的目的之一。
根据《日本经济新闻》出示的数据,在车用电池领域,日本企业在2013年占据着全球约70%的份额,但在中韩企业的加速追赶下,2016年日本企业的市场份额已减至41%。
2013年是锂电池发展的“分水岭”,在此之前锂电池主要应用于消费类电子领域,市场成熟而稳定,2013年起,全球范围内新能源汽车开始迅速崛起,动力电池产业焕发出远甚从前的蓬勃生命力。
尽管占据锂电技术产业化先发优势,日本充分分享到了锂电产业的红利,但在政策、市场和发展策略的多重影响下,面对后起之秀中韩电池企业的猛烈攻势,日本近年来在锂电领域只能勉强维持着被动收缩的状态。数据显示,2016年日本锂电的全球市场份额已下降到15%左右。
在这一背景下,日本政府和企业全力开发被公认为下一代电池的固态电池,是破局之举。据报道,在正式出资之前,为确保掌握全球车载全固态电池主导权,日本经济产业省考虑向国际电工委员会提出申请,推动国际标准制定。今年4月,日本经济产业省与日本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发机构宣布,将以2022年为限,制定能反映国际标准与规格的全固态锂电池试验评价法,共同制定车载全固态锂电池的国际标准化战略。
丰田固态电池或将2030年实现量产
据外媒报道,全球车企都在追逐车辆的电动化转型,将重心放在电动车上,而丰田却致力于混动动力车辆(hybrid-electric vehicles)的研发,并将其定为未来10多年的优先研究课题。
丰田动力总成部门的总经理Shinzuo
Abe在接受沃德汽车采访时谈及了丰田未来的战略,部分采访内容如下:
日本与欧洲的混动车比例将持续增长,考虑到2025温室气体排放新规的执行,美国市场的混动车发展也颇具前景。
丰田认为,混动车将比纯电动车更早到来。然而,公司也认为,有部分欧洲车企的车型将从柴油车直接向电动车转型,跳过混动车这一环节。
在向纯电动车转型时,最大的问题在于锂电池,涉及其成本、尺寸、重量及衰减等问题。其次,在于电动车的充电问题,车企需要确保用户在电动车充电方面的操作便捷性。
作为车企,公司在推出电池时务必要要考虑其安全风险,电池起火是最严重的情况。因此,车企需要对电池进行实地测试,可分为电池的单独测试及车载电池测试。
丰田期望在2020年以后能制造出固态电池,但若要实现固态电池的量产,还需要等到2030年以后。
21家电池企业进入首批白名单 韩国企业有三家
5月22日,中汽协、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联合公示汽车动力蓄电池和氢燃料电池行业白名单(第一批),深圳比亚迪、国轩高科、国能电池、比克电池、亿纬锂能、鹏辉能源、北京普莱德、重塑能源等21家企业入围,其中三星环新(西安)动力电池有限公司、南京乐金化学新能源电池有限公司、北京电控爱思开科技有限公司三家韩国企业入选。
为促使优势企业更优更强、带动产业升级,促进提高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的整体质量和水平,按照《汽车动力蓄电池和氢燃料电池行业白名单暂行管理办法》(《管理办法》)的要求和推优原则,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近期组织专家对材料初审合格的企业进行了专家评审,根据专家评审意见,现将汽车动力蓄电池和氢燃料电池行业白名单(第一批)予以公示。如有异议,请于2018年5月28日前以电子邮件形式反馈至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秘书处。